“靠中医,能辨别出来新冠肺炎和普通感冒吗?”对于记者的问题,周口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急诊科主任宋菊芯这样回答道:“普通感冒多是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包括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或有发热等临床表现。而新冠肺炎,中医属于`温病’,‘瘟疫’的范畴,温病发病初期与普通感冒首先区别是除了有感冒症状外,多伴有轻重不一的全身症状,比如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胀满食少等。另外普通感冒发热不高,或者不发热,病势较轻,病程短,一般不传变。温病发热一般比较重,有时呈高热,还不易退热,会发生传变,如新冠肺炎有些可发展成呼吸困难,进一步导致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及多脏功能衰竭等危重证候。所以发挥中医特色,早期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对新冠肺炎的防控及诊疗有重要作用。”
疫情爆发以来,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热、咳嗽、哮喘、心衰、呼衰等心肺疾病及急危重症的宋菊芯主任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近距离接触各种各样的发热患者。面对体能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宋主任笑了笑:“从急诊预检分诊、院前120急救,到院内急诊室及抢救室,本来每到春节等节假日工作量较大,加上这次疫情爆发,大家压力更大!较多的发热患者需在急诊留观,特别是每次急救,又不能及时或如实得知病人的传染病接触史,但不管多大风险,我们都会全力以赴,不会退缩!像近日从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社区接诊的一名生命垂危患者,我们全员上阵,第一时间为他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等抢救措施。"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传变”,这是采访中宋菊芯反复强调的话。“中医药治疗温病,明确提出:‘在卫汗而可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可见从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病位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直到危重,每个阶段都有其治疗原则。
新冠肺炎早期湿邪困脾犯肺,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胀满,纳少;中期湿邪不去,郁闭化热,湿热阻肺,阳明腑实不通,从而出现身热不退,喘气,呼吸困难加重;后期湿毒内郁,湿、热、毒、瘀合并,热深厥深,导致内闭外脱,出现神昏、烦躁、肢冷及血证等危重证候。
所以早期祛邪是关键,早发现,早治疗,早期使用中医药很重要。患者一旦出现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尽早就近到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客邪贵乎早逐’。瘟疫以驱邪为第一要义,需因人、因地、辩证选用化湿、解毒、清热等药物。如诊疗方案中的麻杏苡甘汤、达原饮、升降散等,也可配合我院的院内制剂:青蒿解毒饮、清金合剂等辩证应用。中西医最大的区别是中医一人一证一方,甚至一个人在南方或者北方发病,在不同季节发病,用药都是有区别的,需要辩证施治,防止疾病的传变。”
“发烧了不要怕,医院一般都在门诊大厅及急诊入口设预检分诊处,患者一定首先到分诊处,配合医务人员测量体温,描述病情及疫区接触史,完善相关信息后,然后再分诊到普通门诊或发热门诊。询问时一定要对是否到过疫区,是否接触过来自疫区的患者,是否接触过目前确诊的患者和是否有聚集性发病这四个问题如实回答,包括其他基本信息。不要隐瞒,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大家。”宋菊芯正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