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自己在家,经常是想吃不想做,有了这个‘老人食堂’,实在是太方便了,不想做就来这里吃饭。这里的饭花样多,自己包的包子、蒸的馒头、炸的油条……真是看着美,闻着香,吃着好吃,吃罢还想吃。”几日前的一个下午,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一家“老人食堂”内,今年76岁的李美兰激动地说道。
是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这家“老人食堂”内看到,刚到饭点老人们就在食堂内排起了长队,食堂内不大一会儿就坐满了用餐的老人。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就餐的老人绝大部分是吃住均在这里的特困老人(指无子女的老人),还有一部分是留守老人(指子女长期不在家的老人)。他们为老人们提供的一日三餐以家常便饭为主,有包子、馒头、油条、面条等,有时也会提供肉、鱼等。早晚餐需要两到三元,午餐根据食材的不同需要3到8元。
“你说的这个‘老人食堂’,我们称之为‘日间照料’。这是我县依托国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探索出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的“五养模式”,在基本解决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之后,创新思维,推出的为‘留守老人’服务的一项新举措。”面对记者,太康县民政局局长刘永新如是说道。
脱贫攻坚是党之要求,民之期盼,而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农村特困群体是太康县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2017年以来,太康县委、县政府广泛征求意见,试点先行,对特困人员供养方式进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适合农村特困人员生活需要、心理特点的''五养模式''。太康县大胆创新,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原则,实现脱贫保障全覆盖,探索出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 破解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难题,让特困老人得以安享幸福晚年。
''如果只发钱,没有配套服务,一些老人的生活品质无法有效提升。要实现‘困有所养、应养尽养’,就必须独辟蹊径。'' 刘永新表示。
他告诉记者,''五养模式''实施菜单式养老,每种供养方式都有针对性,适应不同人员、不同方面。他们探索孝道养老,创新实施近亲属、好邻居赡养特困老人;探索文化立院,组建夕阳红文艺宣传队,开展说评书、讲故事、宣政策等文艺活动;探索以院养院,组织开展养殖种植、手工编织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探索医养结合,服务化更加人性化、规范化,实现了不离家、不离乡不离土养老。
在集中供养方面,该县财政投资2600万元对16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将3个乡镇闲置学校改建成敬老院,配齐基本供养设施,进行美化、亮化、绿化,扩大接纳容量,有效提升了乡镇敬老院的生活和服务水平;在亲情赡养方面,他们对身体健康、主动要求在家生活的特困人员,在落实权益保障措施的前提下,督促其亲属实行家庭赡养,并在全县开展的''接亲人回家活动''中,有近千名独居村边、地头的特困老人,被近亲属接回家中合锅同住,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托养方面,他们对既需要日常照护又需要康复治疗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组织规模大、条件好的民营医院成立医养结合养老院进行社会托养,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健康养老服务,每接收一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该县财政一次性给予补贴3000元;在居村联养方面,他们针对难舍故土又无亲人赡养的独居特困人员,把村中闲置庭院、废弃村室和学校等改建为居村联养点,配齐生活娱乐设施,从居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优先选聘身体健康、有一定协调能力且具备基本家庭事务的人作为工作人员,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和运营补贴,实现老人不出村就可养老的心愿;在邻里助养方面,他们针对无亲属赡养等各种原因只能分散独居的特困人员,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弘扬农村新风,提倡邻里助养,采取政府补贴、志愿服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特困人员开展邻里照护服务。
“截至目前,太康县共改造22座乡镇敬老院、1所社会福利院、27所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157个居村联养点;整合利用各类闲置资源,采用民建公助等形式,共吸纳社会资金1多亿元,改造房屋3000多间,增设床位4000多张,购置配备相关养老设施。全县9721名农村特困人员,其中集中供养2068人、社会托养1989人、亲情赡养1252人、居村联养4327人,邻里助养85人,真正实现了‘五养模式’全覆盖。”
该县创新实施的''五养模式''得到了老人们高度肯定和赞扬。
''这里吃得好,住得好,人也熟,撵我也不走。''该县马厂镇撞寨村65岁的特困老人李学济孤身一人,常年有病,无人照顾,一直不愿意离开家去镇敬老院。自从村里建立了居村联养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住几天,结果一住就不想走了。
张集镇马菜园村79岁的特困人员齐中杨,入住永兴医院社会托养中心后,不但治好了不能伸直的双手,体重也增加了十多斤。他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现在有儿有女的都不如俺呢,吃饭有人端,病了有医生看,真的托了政策的福”......
“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里的一些‘留守老人’由于儿女长期不在他们身边,老人们年龄又大,生活同样十分困难。我们在深入调研后,决定将这些‘留守老人’纳入到我们的养老体系之中,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的‘五养模式’的便利,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利用全县的居村联养点等开展的‘日间照料’只是其中的一项,我们有条件的居村联养点等采取试吃试住的方式已开始吸纳‘留守老人’,一旦这些‘留守老人’进入居村联养点,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每月交纳500-1200元不等,入住后享受的是和特困老人一样的服务。“五养模式”搭建起的养老平台正在向留守老人拓展,为全县老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刘永新说。
据了解,太康县创新实施的''五养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全国各地众多的考察团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