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吴金铭,笔名蒙骏,出生于河南淮阳。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曾任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现为开封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龙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开封城摞城画院执行院长,《龙都书画》名誉总编,淮阳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吴金铭曾在淮阳师范和开封大学从事美术教育30多年,被称为学者型画家。
少年立志 贵人相助
1955年,吴金铭出生在淮阳县大连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自幼天资聪慧,四五岁时就喜欢写写画画,他看着鸡能画个鸡的大样、看着牛能画个牛的外形,画啥像啥,被当地人称为“小神笔马良”。十几岁在当地小有名气,乡政府常叫他在大街上画批林批孔宣传画。
淮阳县印刷厂的厂长庄心义听说吴金铭画的好,就通知他到县印刷厂里见面。庄心义说:“厂里就缺你这样的人才,你到厂里上班吧,给你解决商品粮。”这可是农村孩子向往的好事呀,常年种地的父母都很高兴。但吴金铭不愿意去,他胸有大志,当画家是他的理想抱负。
吴金铭只要听说谁画得好,他就去登门求教。他听说淮师有个罗镜泉老师,是湖北艺术学院(今天的湖北美院)毕业的,在淮阳画界很有名气。十五六岁的吴金铭非常仰慕罗老师,光想给罗老师见见面。1971年夏天,吴金铭每天在淮师大门口等罗老师出来买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罗老师推着自行车准备上街买菜,吴金铭壮着胆子立即去跟罗老师打招呼,说明来意。罗老师非常热情,告诉吴金铭可以在课外或周末上家找他。吴金铭从此常到罗老师家里,跟着老师学素描、工笔人物、写生等。每次见面后回家画个十天半月,拿着画好的东西再请罗老师批改作业。罗镜泉老师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清新秀雅,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是大名鼎鼎的墨法大师,常常受邀参加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罗老师曾指导吴金铭说:在艺术上前人已经走过很长的道路,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当你掌握了一定的表现技法,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时,就必须大胆创新。画画要大胆,但不是胡来,大胆要有法度。
在罗老师家里,常常碰到淮阳县生产公司的袁根周老师、淮阳文化馆的李振亚老师、高金堂老师,他们也都是画界名家,是吴金铭的良师益友。
1977年恢复高考,吴金铭如饥似渴认真钻研高中课程,当年他如愿考上了淮阳师范艺术班,真正成为罗镜泉老师的嫡传弟子。
两年毕业后,吴金铭并没有急着参加工作,他到了“陈州书画社”与周口美协主席何仰曦、淮阳书画界名人陈书文、杜泓君等老师在一起工作并学习画画,他学而不厌,吸取众人之长,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草窝里埋不住夜明珠”,吴金铭这颗夜明珠不久就迎来了发光的时候。1983年淮阳师范需要一名德才兼备的美术教师,老师们一致选中了吴金铭,10月的一天,淮师美术系教研组长袁保林、张兴生老师和学校的梁师傅开着卡车到北关厂办校吴金铭家里接人,他们拉着吴金铭和生活用品就上班去了,从此他成了淮师学校的美术课老师。
(1985年暑假期间,从淮师调到河南大学美术系的罗镜泉老师来淮师讲学,并在淮师影壁墙前合影留念:左起吴金铭、何仰羲、罗镜泉、袁保林、张兴生。)
吴金铭告诉笔者:袁保林老师当时是淮师艺术系教研组组长,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英俊潇洒,才华横溢,音乐美术样样精通。
袁老师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每到我人生关键的时候,都是他出面相助。当年调入淮师时,有几个人都想进淮师,可美术系只缺一名教师,这就出现了竞争,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艺术系教研组组长的袁老师找到校领导说,艺术系进人是为了教课的,不是照顾关心的。我看吴金铭最合适,人品好、业务好,我了解他。
袁老师在淮师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1986年,淮师恢复了美术专业班的招生,扩大了招生计划,为周口市各县区培养了一批美术教师。这批学生在今天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淮师美术系有一位杭州国立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刘书策老师,他在美术上造诣高、见识广。他见吴金铭勤奋好学,认为此才可造。于是,通过他在江苏省教育厅工作的弟弟介绍,给吴金铭提供了一个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一年的机会。吴金铭非常高兴,可教师紧张,他担任的课怎么办?袁老师找到吴金铭说:“金铭,你去吧,机会难得,我替你上课。”吴金铭的眼泪流了下来,“袁老师,您自己本身课就很重了,又要替我上课······。”
1992年,袁老师调到开封大学,临走时他跟校领导推荐,由吴金铭接任他艺术组教研组长。
后来吴金铭又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上学,师徒俩见面的机会多了,袁老师说:“金铭呀,河大毕业了到开大来吧,这里美术上正缺教师。”吴金铭说:“上河大时,淮师有要求,毕业后5年内不准调动。”袁老师说:“那就5年以后再说嘛。”2000年,在袁老师的努力下,吴金铭真的调到了开封大学。
当时,吴金铭是高级讲师,进入大学序列需转评为大学副教授。袁老师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吴金铭一次性转评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后又跟着袁老师担任工艺美术系副主任、主任,开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等职。
吴金铭说,1995年,袁老师任工艺美术系主任时,全系学生还不足百人。袁老师思想超前、视野开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他们大胆提出面向市场办学,围绕社会需求育人。他多次率团到沿海地区进行社会调查,
跑市场、下工厂,了解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现状,使开封大学工美学院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培养和就业安置一体的新路子。上开大不愁就业,成为广大学生的共识。
当时,开封大学工美学院已由原来的单一专业发展成三个专业,10年时间,学生人数近千人,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袁老师专业知识丰厚,教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融思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他常常利用晚自习时间给专升本的学生作考试辅导,并鼓励他们自信自强,专升本率高达87%。袁老师关心校园建设,以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不同流俗的审美观念,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校园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的一石一树,一园一景,都反映出他别具匠心的创意。
袁老师从教近40年,是教师中的一面旗帜,他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激励着吴金铭等许多教师更加执著地追求自己所钟爱的事业,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
传道授业 师生情深
吴金铭不仅是国画界的丹青妙手,还是个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
淮师恢复招生美术专业班之后,认真负责的吴金铭老师担任87级7班的班主任。班里有54个学生,其中有17个教师子女,17个新疆的代培学生。
右三为吴金铭老师、右八为袁保林老师
吴金铭说:“跟班三年,每天心都在学生身上,就不能听到学生打架,都是来学习的,谁也不能欺负谁,谁也不能受欺负,谁打着谁我都很担心。”话不多,反映了吴老师对学生像慈父一样的关爱。
1990年,吴老师带的这批学生都顺利毕业了。三年和同学们的相处,让吴老师终生难忘。当提到班里李卫东、蔡光辉、王新刚、踏踏实实的宋伟、爱画工笔的张玉仙和班长高亚旭、团支书刘春霞、学习委员又能写文章的沈化朗、文体委员杜巧丽、生活委员李德永等同学时吴老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为自己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好多学生对吴老师心存感恩,念念不忘。
学生宋伟告诉笔者:吴金铭先生的艺术修养、教育理念、生活态度一直对我影响很大。
1987年,年仅十六岁的宋伟考入淮阳师范美术系。吴金铭老师担任班主任并教授美术专业课程。宋伟说:父亲带我见到了我景仰己久、大名鼎鼎的吴金铭先生。一见面,我既胆怯又想与老师靠近。吴老师问我:“你喜欢画画吗?”他的声音很低但很清晰。我激动地说:“我喜欢画画”。就这么一句话,就算正式拜师了。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进步很快,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课堂上我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甚至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表情,我都会默默地记下来,心里下定决心,一生就做像吴老师一样的人。老师的魅力影响着我,老师的精神鼓舞着我,老师的艺术感染着我,老师的话语激励着我……
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边勤奋地学习书法与绘画。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带着一卷画去淮师请教吴金铭老师,吴老师不管自己有多忙,都会及时给我指导点评,并鼓励我参加展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1994年,我参加了周口市美协举办的画展并获奖。此后经常到大山里写生,并多次参加全国省级各种展览,获得奖项十余种。2003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吸收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次年又被聘用为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逐渐地成为一名专业的山水画家。
毕业后,有一次吴老师带我到黄山写生,宋伟陪同吴金铭老师到黄山写生。
老师渊博的知识、精致的笔墨艺术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充满快乐和希望。吴老师高尚的人品,宽容的态度和坦荡的胸怀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知道以后如何报答老师对我的恩情。在家里我就不停地画画,每当拿起画笔,好像老师就在身边。每日一画,每日一诗,都记录老师对我的恩情。现已有精品山水画400余幅,诗作300余首。我想这也是对师恩的一种报答方式吧。
学生王新刚告诉笔者:吴老师对我的专业和人生影响太大了,当年的我考上淮阳师范时才十五岁,那个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淮师,是我心理和思想成长的地方。记得在淮师的第一堂课,作为班主任兼专业课教师的吴金铭老师让我们全体学生现场素描写生景物(复试、摸底),当我画半小时后,吴老师在我画前停下来看我继续画,然后说,你年龄最小但画的不错,功底挺好,只是方法需要调整一下,然后给我示范讲解了具体技巧步骤。当天晚上我失眠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敬佩使我欣喜若狂,久久不能入睡。毕竟上淮师前绘画多为自学,现在终于有了正规的老师能长期教我画画了,我一定好好学习,那晚是带着微笑进入梦乡。
吴老师不断教我美学理论和绘画技巧,从画画到做人。吴老师是不轻易批评任何一名学生,用真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他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尊重学生个性,让我看到了真正的为师之道。
1992年淮师毕业后同学聚会时吴老师、袁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我家中为我指导创作
一进淮师就听说吴老师是省内有名的工笔画大家,当时,我还不知道啥是工笔画,终于有一天,吴老师拿着一个两平方大小的画框进了教室。他说,今天我们学习工笔画,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绢本为主,我拿的就是用绢画的工笔人物肖像,说完就展示给大家看。当时全场一阵赞叹,我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作品,这时在我心中萌发出强烈的思想,一定学会工笔人物。的确,吴老师确实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术作品,一幅优秀的作品感染力足以征服观众。之后的日子不断学习训练,自感学的像模像样了,有点沾沾自喜,飘了。有一天,老师又站在我画前说,你有空去我家一趟吧。刚好下午没课就去了老师家里,老师家不大,客厅也是画室,笔墨纸砚摆满了画案,一进门就看到了裱在墙上一幅尚未完成的工笔创作作品《伏羲与女娲的故事》,不止是惊叹更是震撼,行云流水且有张力的线条,丰富自然的墨色晕染,结构准确的人物形象,新奇独特的构图,娟秀的小篆题款,对比老师的作品,顿时觉得自身明显不足,相差甚远,羞愧难当,不需老师再点明,我已经知道如何去做了。
吴老师说: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对待每一条线,踏踏实实,而且也要跟上时代,推陈出新,这样才能画出好作品。
王新刚和吴金铭老师在一起
之后的日子里,我受吴老师的教诲,俯下身来,三十多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敢松懈间断,坚持着学习永远在路上。
多年不见,得知老师后来从淮师调到开封大学任教,后任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我非常高兴。去年见到老师,几十年来的师生情比酒醉人,此情更感人。吴老师夸我专业越来越提升了,工作也越来越好了。我知道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寄托和愿望,老师都希望学生更好,路越走越宽越远,这就是吴老师。
王新刚,现为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川汇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周口市汉阳路学校校长。
学生高亚旭说:师恩情难忘。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为老师写的,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是为老师唱的。我终生难忘的老师就是我上淮阳师范时我的班主任吴金铭先生。
我对先生的印象他是一个与世无争,品貌非凡,温文尔雅的逸群之才子。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但传授给我了艺术之美,也教会我这一生怎么做人,我不是他最出色的学生,而他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我们之间有一种情超越了亲情、友情,那就是先生对我无私的感情。
二排中间是吴金铭老师,吴老师右侧黑衣服者为高亚旭同学
记得有一次同学聚会,我喝酒喝高了出了丑,还跟先生大闹了一场,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第二天先生还去宾馆看我,问我身体情况,先生不但包容了我的任性,还教我怎样做人,怎样去适应这个社会。给我讲了很多,可是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回来以后我查了一下,这句话先生是引用了巜韩非子,喻老》上面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人生在世须立志,要实现远大的志向,不是与他人争高争低,而在于自我克制。这句话使我受用一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知道了怎么与同事与领导相处,我感谢先生的教诲,也祝先生一生安康。
师承名师 自成一家
在淮师任教期间,吴金铭从不满足现状,他一边教学一边继续深造,报考了北京齐白石函授学院,这是一所由齐白石儿子齐良迟创办的中国画齐派画法为特色的学院,两年课程,大专文凭。齐良迟乃当代著名画家,十岁起在其父指导下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继而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后遵周恩来总理嘱托,辞职专门侍奉白石老人并研习“齐派”绘画艺术。曾任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顾问、委员。擅长花鸟画。出版有《怎样画虾》、《怎样画螃蟹》。齐良迟先生对吴金铭的指导“用墨之妙全在水”,让吴金铭受益终生。
1990年,吴金铭听说南京艺术学院有个一年进修学习班,经名家引荐,吴金铭抓住了这次学习机会,来到了南京艺术学院学习,班里只有10个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的精英。班里课程开设人物、花鸟和山水。系主任方骏老师担任人物课,陈大羽、陈显铭老师担任花鸟课,李海陆老师担任山水画课。在此吴金铭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方骏和齐白石大师的弟子花鸟名家陈大羽和其子陈显铭,著名山水画家李海陆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吴金铭对绘画的认知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原来迷惑的问题一下解决了,绘画水平有了大大提高。
吴金铭说:方骏老师乃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为我国的美术创作的繁荣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方骏“将青绿山水绚丽的色彩和水墨山水清新的韵致融为一体”,以自己特有的笔墨技巧,营造出独特的笔墨气象和意境。在他的山水画里,我们看到了唐人的青绿山水,读到了宋人的优雅词句,看到了明人的村镇建筑,体验到了一个现代人的无限乡愁。唐人山水,宋人词意,明人景物,今人往还,合而为江南,写而为方骏心思。这是人们对方骏老师作品的评价。
吴金铭认真学习方骏老师山水画的特点,用现代构成与传统笔、墨、彩的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学习方骏老师笔下的各类物象,如山石、溪流、云气、林木、屋舍、舟桥、人物等等,松紧疏密,穿插过渡井然有序。学习方骏老师的山水面貌与传统的山水画的差异,又与传统有着血脉相承的连系。学习方骏老师山水画的底色彩与水墨的结合。学习方骏老师山水画的景与境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互补;既有具体而精到的描绘,又有大胆而浪漫的抒发,达到景与境的高度统一;既有世外桃源的浪漫,又有现代生活的气息。
吴金铭常常求教于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陈大羽先生,陈先生素有“鸡王”之称。他指导吴金铭说:画鸡讲究结构,注意骨骼。今天吴金铭画的鸡,结构稳健,外形逼真,充满斗志,呼之欲出,颇似先生的风格。
陈大羽早年师从齐白石先生,专攻大写意花鸟画,深得齐白石先生赏识。齐白石为其画作题句:“下笔之超雅,陈生过我”,“论艺术要能有天分过人,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
吴金铭说:作为齐白石先生写意花鸟的最好继承者,与北方的李苦禅称为“南陈北李”,民间素有“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水牛黄胄驴,苦禅老鹰大羽鸡”的美誉,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境界。吴金铭今天画鸡如此得心应手深得大羽先生之真传。
陈显铭老师早年随父亲陈大羽习画,198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教研室任教,得承家传,从事书法篆刻及花鸟大写意的教学与创作,在诗词书画上造诣非凡。他指导吴金铭说:画画其实就是抒情,把自己的情感诉诸笔墨,让懂画的人能够读出来,让人看着舒服。
李海陆先生担任吴金铭的山水画课,是齐白石先生的弟子山水画家李可染大师的侄子,又得到陈大羽、张文俊、朱修立等名师传授。其善山水、花鸟,逐渐形成艺术上的—种工写兼备,浑厚秀逸的艺术风格。吴金铭的工笔画那么好受李海陆先生影响很大。
常言说“有福不在忙。”1991年,吴金铭刚从南京艺术学院结业,就接到了河南省教育厅通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将面向全省招录一班师范院校艺术教师,每所学校1个参加考试指标,吴金铭立即投入了复习准备。当年的美术考题是“人生年华”创作一幅画,吴金铭以美术全省第一名成绩考上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这两年本科学历改变了吴金铭的人生。
任课老师是国内写意人物名家丁中一,山水画名家、李可染大师的弟子付志明,国内写意、工笔画花鸟名家刘泮峒,国内工笔人物名家马领等。这两年的主要课程就是中国画,首先学习《芥子园画传》,这是中国画界最早的教课书,讲的是画画的法度。简单具体,易懂实用。如,一颗竹子怎么画、两颗竹子怎么画、三颗竹子怎么画,系统的讲解了绘画的理论知识。
丁中一老师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画风简约清逸。他的作品常能出人意表,独局一格,为社会和同道所称道。并能注重理论研究与评述,发表有多篇独具见解的专业论文。
傅志明先生,是中国画专业教授、著名山水和花鸟画家。他见识广、学识渊博,带学生起点高,正确引导,少走弯路。他教学方式:“照着我的样子做”,就像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天赋灵性。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两年的学习,吴金铭与几位老师朝夕相处,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加之参与社会广泛交流,吴金铭无论是绘画理论还是绘画艺术都有了大大提高,其作品已经进入了名家行列。
吴金铭在营造诗意山水境界的同时亦钟爱画鸡。他在画鸡的作品中赋予文化内涵,着重体现了鸡的“五德”。
他画的大公鸡一副冲锋陷阵的“尊容”,鸡身紧缩,红冠拔起,尾羽高耸,似拉满弓的箭一触即发。这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展现了造境自然的境界。他笔下的鸡也有充满母爱之情的雌鸡,更有那一群群憨态可掬、神情稚嫩、颇为可爱的雏鸡,真是美满幸福的一家子。
他笔下的马,浑穆雄强、奔腾嘶啸、勇往直前。
他以工笔带写意,马的形体经过艺术夸张,透出一种精神力量。他以铁线勾勒,神骨宛然,精气内敛,彰显了骏马精神。中央美院一位教授在欣赏他的作品后,评价道:“吴金铭的国画画出了境界,画出了高格。透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的可贵素质。
吴金铭的写意花鸟,独具特色;人物工笔,细腻传神;山水画秋园风骨,大家风范。其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美展,多次获奖、出版和发表,并被相关机构收藏。其中《康乐情》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摇摇乐》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云想霓裳花想容》参加全国第三届线描艺术展,并获奖;《柳湖渔唱》参加全国首届山水画邀请展;《艺术教育家》参加国际中国画展并获奖;《血债》参加“金陵祭”全国名人书画展,获金奖,被江苏美术馆收藏。《和谐风吹二月曲》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河南展区一等奖。
其传略入编《中日美术家通鉴》、《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词典》等。专业论文多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专著有《透视基础教学》、《中国画视觉空间》等。
本文作者程玉成简介:1963年8月,党员,本科,《河南法制报》主任记者,高级政工师,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从事新闻工作33年,曾任项城县李寨乡宣传干部、《周口声屏报》副总编,周口广播电视台主任;周口诚信文化促进会会长,周口王雁传统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